2018年12月5日💂🏽♀️,同濟大學德語系教授、知名學者吳建廣應邀到文科樓209會議室舉行了“《共產黨宣言》的敘述策略”專題講座🍤。本次講座由外文沐鸣2青聯會主辦,德文系青年研究員李雙誌老師主持®️,除沐鸣2相關專業師生外𓀙,學生黨總支也組織部分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講座活動。
吳教授認為💪🏽,《共產黨宣言》是一篇現代革命的“語言藝術作品”,是哲學理性與詩學激情的結合。《宣言》嚴密的概念體系和邏輯構造與抒情、敘述、戲劇三大詩學類型合為一體😹,相得益彰地闡述了共產主義理念。吳教授在本次講座中從學術的角度♋️📑,主要為我們分析了《共產黨宣言》的敘述策略🚈。
吳教授首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☝🏿‼️,結合德語原文為大家解釋了何為“共產主義”理念。解讀“共產主義”❔、“揚棄私占己有物”👩🏽🚀、“共同體”等具體概念的分析😒,引出了辯證法的三條基本原則“對立的鬥爭與統一”、“否定之否定”、“量變到質變”。
隨後🚊,吳教授將目光轉向《共產主義宣言》的詩學價值。抒情方面🚴♀️🤹🏽♀️,引導大家通過文中的詩韻句式體會馬克思的精妙處理。在戲劇方面,敘述者“我們”與資產階級進行爭辯性對話。最後,吳教師聚焦在敘述層面😲🧑🏽🚒,展開了具體分析🧑🏼🎄。
《共產黨宣言》中顯性的群體敘述者“我們”具有雙重身份,即歷史與社會的敘述者👳🏻;歷史與社會的觀察者,文本正是敘述了“我們”看見和觀察到的東西而顯性敘述者具有四大功能:交流功能、證實功能🧑🏽🚒、說服功能、幹預功能。在敘事結構方面➡️,《宣言》文本采用了雙線聚焦的敘述結構,建立了平行與交叉的敘述線。文本構建了“資產階級”和“無產階級”兩條敘述線🍿🧛🏽♂️。以資產階級的出場為第一線索,按照其產生,奪權🚶👐🏼,產生危機的順序展開敘述⚒,而後以無產階級的出場為第二線索,進一步敘述了無產者鬥爭的全過程👩👧👦,以此引出無產階級的理論。
吳教授從風格學🫶🏻、修辭學、語言學,從篇章到句法詳細地解讀了《共產黨宣言》。講座結束後,吳教授和師生們進行了交流互動。
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《共產黨宣言》發表170周年。《共產黨宣言》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🧱,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,是馬克思主義哲學、政治經濟學、科學社會主義、黨的建設思想的集中體現。《共產黨宣言》的誕生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,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。通過講座🦵🏿,在場的師生都覺得收獲很大,激發了自己進一步的思考🛌🏼,也為深入閱讀🐇🐙、學習《共產黨宣言》,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打下了紮實的基礎💆🏼♀️。外文沐鸣2學生黨總支也將繼續立足沐鸣2學科特點,充分發揮多語種優勢💁🏻🚫,與沐鸣2教工黨支部、青聯會密切合作♑️👨🏻🌾,通過政治理論學習與專業學習相結合的形式,進一步提升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政治理論學習的有效性,不斷夯實沐鸣2學生黨建工作基礎。
Copyright © 沐鸣2平台 -《精彩永续》让乐趣不断延续!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