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richment: Exchange & Exploration
2016年第11屆沐鸣2娱乐博士生學術論壇之外文篇征稿通知
2016年第11屆沐鸣2娱乐博士生學術論壇之外文篇將於2016年10月22日在沐鸣2娱乐召開。此次論壇由沐鸣2娱乐研究生院、沐鸣2娱乐黨委研究生工作部👷🏻♂️、沐鸣2平台主辦,沐鸣2平台研究生團學聯承辦。
一、論壇主題🙆🚣🏼:Enrichment: Exchange & Exploration
Enrichment即豐富和充實✋🏼,論壇匯聚富有創新意識的科研探索,能夠豐富文學🚀、語言學和翻譯學的研究維度和深度,更能充實老師和同學們的學術生活。Exchange指互鑒🦶🏻、交流。學術最忌閉門造車。交流的貢獻在於能為彼此的研究開拓新視角,打開新天地,在互鑒的基礎上為彼此提出建設性建議,從而實現教學相長🤧,同儕相互促進🛝。Exploration指探索,即在學術研究中勇於探究👩🏿⚖️、敢於突破,檢視思想。論壇鼓勵探索精神,鼓勵參會師生在交流和互動中尋找新的學術研究生長點。
•語言學方向
1)認知語用學研究
2)生成語言學研究
3)功能語言學研究
4)語言學理論研究
5)話語分析
6)語言與文化
7)跨文化交際等領域👳🏼♂️;
•文學方向
1)當代西方文論
2)詩歌、戲劇、小說研究
3)美國族裔文學研究
4)北歐文學研究
5)美國戰爭文學研究等領域
•翻譯方向
1)翻譯史研究
2)翻譯理論與實踐
3)英漢互譯實踐
4)翻譯與教學實踐等領域
•其他與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相關的選題
二、投稿須知、會議安排
征稿對象:
在讀碩士、博士研究生🐲,研究語種不限。
報名和投稿要求:
(1)尚未在國內外各類學術性會議或公開刊物上發表過👵🏼,中英文均可;
(2)論壇即日起開放報名🙇🏽♀️,請在2016年7月31日前,發送400字論文摘要至fltuanxuelian@126.com🏋🏼♀️;郵件主題🦹、論文附件請嚴格按照如下格式命名🧎♀️➡️:領域(語言學/文學/翻譯/其他)—學校—姓名—論文題目—手機👩🏼⚕️。
(3)請在2016年8月31日前,發送論文全文至fltuanxuelian@126.com💀🕍;來稿須同時提交3個文檔:Word版全文,PDF版全文,單獨一頁Word版作者信息(姓名📑、學校、學位👴🏽🧙🏼、研究方向😵、郵箱、手機🤟、導師)🪭;郵件主題💮、論文附件請嚴格按照如下格式命名:領域(語言學/文學/翻譯/其他)—學校—姓名—論文題目—手機;投遞成功的郵件將收到自動回復🧝🏽♀️;
(4)為了便於匿名評審,Word和PDF全文中均不得出現作者信息(包括頁眉👩🏿🦲、頁腳👩🏽🎤、沐鸣2平台💂🏽🦗、末頁🏋🏻♂️、正文等位置);
(5)關於Word轉化為PDF,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專門的PDF(虛擬)打印機🐒,也可在http://www.pdfdo.com/等網址進行在線轉換;
(6)其他詳細格式請參附件。
(7)參與本論壇的投稿者,將自覺遵守學術誠信原則。本論壇保留將投稿論文進行“相似度檢測”與學術誠信監督的權利✨。如查有不實,將會告知投稿人所在院校♓️🫕。
其他事宜:
(1)會議將組織專家進行匿名評審👨🏻🍳,入選論文作者將獲邀至論壇現場進行發言,發言語言為英語或中文(非英語專業同學)👨👨👦;
(2)本次論壇不收取會務費;會議期間,論壇主辦方提供所有受邀與會者的夥食安排;同時,論壇主辦方為上海以外的外校參會者提供兩夜住宿。然而🏀,前來沐鸣2娱乐的所有旅費、交通費等均需自理(建議自行向作者所在學校咨詢、申請會議資助)。
時間安排:
2016年9月25日左右 論壇組委會發出會議入選通知
2016年10月21-22日 會議代表報到(21日13🛀🏻:00開始)
2016年10月22日 09:00 - 11:30
-論壇開幕
-主題報告
13:30 - 16:00
-文學分論壇
-語言學分論壇
-翻譯研究分論壇
16:30-17:00
-頒獎典禮,閉幕式
2016年10月23日 離會(10:30結束)
三、會務組聯系
郵箱🧑🏼🎓:fltuanxuelian@126.com
聯系人🫲🚣♂️:單同學:15221063685;謝同學:13122625135
通訊地址: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復旦文科樓422室,郵編200433
第11屆沐鸣2娱乐博士生學術論壇之外文篇組委會
沐鸣2平台
沐鸣2平台研究生團學聯
2016年6月
附件:來稿格式要求
一🏄🏼♀️🫰🏽、 稿件構成
1. 中文題目、中文摘要、中文關鍵詞🫐;
2. 英文題目、英文摘要、英文關鍵詞🫴;
3. 正文、參考文獻、(腳註)💍、(附錄)等;
4.(另頁)作者基本信息:姓名、學校、學位、研究方向、郵箱、手機🧋、導師🥗。
5. 註:再次強調
(1) 來稿須同時提交3個文檔:Word版全文📗,PDF版全文,單獨一頁Word版作者信息;
(2) 為了便於匿名評審,Word和PDF全文中均不得出現作者信息(包括頁眉⤵️、頁腳、沐鸣2平台、末頁👩🏼🏭🏡、正文等位置);
(3) 郵件主題🛼、論文附件請嚴格按照如下格式命名:領域(語言學/文學/翻譯/其他)—學校—姓名—論文題目—手機𓀍。
二、題目🌼、摘要與關鍵詞
1. 按中文題目、摘要、關鍵詞、英文題目🫂🧑🏽✈️、Abstract、Key Words的順序排列;
2. 用以上措辭和拼寫方式🥔,其中Key和Words為兩個單詞,且首字母均大寫🛕;
3. 中文摘要150—250字,英文摘要120—200單詞;
4. 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均頂格寫🧑🚒,加冒號⏬;
5. 關鍵詞和Key Words分別用中文分號和英文分號間隔;
6. Key Words中除專有名詞和書名外⚙️🔽,首字母一律小寫👨👩👧👧。
三、正文
1. 標題
標題獨占一行🚌,頂左頁邊起頭🤒。各級標題序號編寫方法如下:
第一級:“一、”“二、”“三🎽、”(註意是頓號)
第二級👨🏻🔧:“1.”“2.”“3.”(註意是點號👩🌾,且數字和點號之間無空格)
第三級:“(1)”“(2)”“(3)”
第四級🎴:“①”“②”“③”
2. 字體字號
中文字體:一律用宋體(一級標題為四號,二級及以下標題為小四👩🏼🎨,正文則為五號)
英文字體:一律用Times New Roman(一級標題為四號🧔🏻♂️,二級及以下標題🥸、正文為小四)👱🏿,其他語種參照實行圖表👩🏼🏫、腳註的字體可根據需要換為較小的字號👷🏽♂️。
英文書名用斜體🚴🏼♀️,英文文章名用正體,中文書名和文章名一律用正體和書名號。
3. 行距標點
行距🧗🏼♂️:正文單倍行距;標題上下各空1行;
標點🐳:中文段落用中文標點,英文段落用英文標點🛜,尤其註意省略號(中文為“……”🚊,英文為“…”)和句號(中文為“😚。”,英文為“.”)的用法。
4. 圖表
圖標題置於圖的下方𓀁,表標題置於表的上方。
圖號/表號的格式為“圖/表+帶小數點的阿拉伯數字”。
四、文中引用出處
1. 用直接括號法🧏🏻♀️,即在引文後的括號內標明出處,如遇一位作者的數部作品🔊,須加出版年代🆓;所引文獻必須排列在文後的參考文獻中🥼;
2. 凡引用他人原話,即加引號的引文,務必標明頁碼,引用他人觀點👨🏻🦯,可酌情標明出處;
例1:譚載喜(2004)和鄧紅風(2003)也持同樣的觀點。
例2🖕🏻:到了19世紀◽️,歷史敘述體形式最終達到完善🚧,形成專業歷史學家敘述歷史的模式(White,1987;Woolf,2005)
例3🐐: 譯者往往遵循外文發音尋找中文對應詞匯,或參照發行的姓名譯名詞典(王燕、王金波👩👧👧,81-83)。
例4🕒:1587年版是學者研究霍林西德的標準版本(Gairdner, 1883🧗♂️:313-314🕢;Chopoidalo,2000📥:51)🙆♂️。
3. 區別完整引用和部分引用原話的情形,須註意括號和句末標點的位置關系;
例5💼:詹姆斯曾寫道:“要描述福樓拜的一生基本上就等同於描述他的文學作品。”(James,315)
例6🐉:惠特曼的目標是創建一所美國的梨園戲社,招徠一批“包括被摒棄的一切,包括所有沒有地位的人”(湯亭亭,55)來進行群體式的表演。
4. 若引用段落🏅🤲🏻,則在引用段落下一行末以註明出處,方法同上,須標明頁碼。
五、參考文獻
1. 用“參考文獻”的措辭,居中👰🏽♀️,且不加任何標點符號;
2. 參考文獻須與文中引用出處一一對應🚛;
3. 英文文獻在前,中文文獻在後,統一按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序,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,按作品名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排序,若英文作品第一個單詞為“a”或“the”🧑🏿🎤,則按第二個單詞排序🉑;
4. 同一條文獻統一用英文或中文表述,勿中英文摻雜🧑🚀;
5. 文獻為非獨立出版的作品的🧘🏿♂️,即包括在專著🔎、論文集或期刊中的,務必標明頁碼;
6. 格式示例:
(1)英文專著
Cruse, D. A. Lexical Semantics. Cambridge: University Press, 1986.(標準)
Langacker, R. W.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. Vol.1 of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. Stanford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7.(多卷本著作)
(2)英文論文集中的論文
Fillmore, C. J. “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.” Grammatical Relations. Eds. P. Cole and J. M. Sadock. New York: Academic Press, 1977.1-88. (單個編者用Ed.,譯者用Trans.)
(3)英文期刊論文
Fillmore, C. J., Kay, P., and M. C. O'Connor. “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: The Case of Let Alone.” Language, 3(1988): 501-538.(多個作者;3(1988)為1988年第3期)
(4)中文專著
胡壯麟. 語篇的銜接和連貫. 上海: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, 1994.
(5)中文論文集中的論文
李明. 英漢雙語詞典之我見. 雙語詞典新論: 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. 羅益民、文旭編. 成都: 四川人民出版社, 2007. 29-33.
(6)中文期刊論文
魏向清、楊蔚. 對我國雙語詞典編纂與出版策略的反思. 辭書研究, 2008(3): 1-8.
(7)網絡資源
維基百科<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Kung_Pao_chicken>(accessed 2008-9-10)
六、腳註
僅用於對正文內容進行補充說明🆗🆗,不用於標明引文出處🧔🏽🧑🏿🏫;腳註在正文中用上標阿拉伯數字標註,如 A1,可在Word文檔的“插入”功能中選擇🍱。
七🙅、其他語種
日語⛓、韓語等參照中文文獻格式🧑🏽🏭;法語、德語、俄語等參照英文文獻格式。
Copyright © 沐鸣2平台 -《精彩永续》让乐趣不断延续!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